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日發布《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在創新領域的全球排名從去年的第14位上升至今年的第12位,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
報告稱,自2013年以來中國排名持續穩步上升,確立了作為全球創新領先者的地位,且每年都在向前十名靠近,這“凸顯了政府政策和激勵措施對于促進創新的持續重要性”。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數據,中國單位GDP(國內生產總值)的專利數量高于日本、德國和美國,如按專利總量計算則更令人印象深刻,單位GDP的商標和工業設計數量也是如此。不過在研究人員、高等教育入學率等指標上,中國仍落后于德國和美國。
從創新集群的地理分布來看,今年全球前十名與去年類似,只有微小變化。深圳-香港-廣州和北京分別位列全球前100個創新集群的第二和第三名,僅次于排名第一的日本東京-橫濱集群,而上海排名第八。排名前100的集群中,中國有19個,僅次于美國的24個,但中國的集群在科技產出方面的增長最為顯著。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創新指數每年發布一次,對132個經濟體的創新生態系統進行排名。與過去幾年一樣,瑞士、瑞典、美國和英國的排名繼續領先,分別位列一至四位。今年進入前十名的還包括韓國、荷蘭、芬蘭、新加坡、丹麥和德國。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介紹,新冠疫情對各國生活和生計造成了巨大影響,但許多行業都展現出驚人的韌性,特別是那些注重數字化、技術和創新的行業。軟件、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硬件和電氣設備以及制藥和生物技術等行業的企業加大了創新投資和研發力度,而運輸和旅游等行業則遭受嚴重打擊。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認為,疫情期間許多政府和企業加大了創新投資,科學產出、研發支出、知識產權申請和風險資本交易繼續增長。這說明人們日益認識到,創新對于戰勝大流行病以及確保疫情后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11月11日,總投資30億元、一期投資10億元的聯美集團年產4.5萬噸新能源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和投資20億元的時代永福500MW分布式屋頂光伏項目正式簽約落...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三批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名單,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等117家企業榜上有名,化工行業有15家企業上榜。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之際,我國有機硅行業迎來70周年華誕。行業在基礎研究、工程技術、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及其應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11月9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中國進出口受控消耗臭氧層物質名錄》公告。強調自2021年11月1日起,對《名錄》中所列物質實行進出口許可證管理制度。
11月7日,國內首艘由鉆井平臺改造的“護衛”號海上風電施工安裝平臺順利完成首臺風機安裝工作。這是中海油廣東火電海上風電建設團隊在華電陽江青洲三5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上進行的首次嘗試,為國內深水區海...
11月10日,第四屆世界油商大會全體會議在浙江舟山召開。上海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李輝作了“構建低硫燃料油期現一體化綜合衍生品市場體系”的主題演講,針對低硫燃料油市場特點,提出低硫燃料油期貨定價體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