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磷肥行業發展的第63年,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啟之年。這一年對于磷肥行業來說,是新一輪的產業變革發力期?;厥讈頃r路,在黨的領導下,在數代磷肥人的努力下,我國磷肥工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歷史跨越,完成了由進口大國向制造大國再到出口大國的轉變,現已成為全球產量第一、出口第一的磷肥工業大國。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我國磷肥便有了初步發展。但基于當時自身的實際情況,我國選擇了從低濃度磷肥起步,以生產磷礦粉為主,在探索過程中又發展過磷酸鈣和鈣鎂磷肥的道路,這奠定了我國早期磷肥工業的基礎。
為滿足農業對磷肥的需求,南京磷肥廠于1958年建成投產,自此中國磷肥工業正式起航。在這期間,我國磷肥工業形成了大、中、小型企業相結合的發展格局,同時在生產技術和產品產量上有了顯著提高。但受磷礦資源品位和生產技術的限制,當時我國磷肥工業基礎依然薄弱。
上世紀60年代,世界磷肥發展方向轉為大型化、高濃度、復合化、多規格、多品種專用肥。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發達國家高濃度磷復肥產量占據了磷肥總產量的70%,而我國當時基本還處于空白。
直至1978年,原化工部組織考察團前往歐美發達國家進行調研考察,確定了我國磷肥工業要實行“自主開發和引進技術并舉”的發展方針。這時,我國磷肥工業開始進行產品結構調整。一方面,行業在引進技術的同時,加大消化吸收力度,大力發展高濃度磷復肥;另一方面,繼續保持一定比例的低濃度磷復肥,形成高、低濃度并存的局面。
從1980年開始,我國先后啟建15個磷肥工廠、3個磷礦、1個硫鐵礦、1個鉀礦,陸續從國外引進技術和設備,這些項目在1990年后相繼建成投產。隨后,我國在消化、吸收、創新和國產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過自主進行優化設計,使新建裝置的投資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
此后,我國磷肥工業開啟高速發展模式,并一路繁榮興旺,這從我國磷肥企業數量上可見一斑。數據顯示,1980年全國建成磷肥企業739家,工業總產值16.45億元;2000年,全國磷復肥生產企業1020家,其中磷肥企業554家,工業總產值314.09億元;2015年,全國共有規模以上磷復肥生產企業1429家,其中磷肥生產企業215家。經過高速發展,我國磷肥工業產能位列全球第一,以MAP和DAP為主要產品的大中型高濃度磷復肥生產技術登上世界舞臺。
不僅如此,我國磷肥產量也成為世界第一。據統計,1980年我國磷肥產量為230.66萬噸(折P2O5,下同);2005年磷肥躍升為1125萬噸,實現了產量世界第一;2006年磷肥基本實現自給,結束了依賴進口的歷史;2007年,磷肥產量達到1351萬噸,首次實現凈出口; 2017年磷肥產量為1641萬噸,占世界產量的36%。我國磷肥產量完成從初具規模到世界第一的跨躍后,一直穩坐首位。
“十三五”以來,我國磷肥行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領,通過優化與調整,全面推動轉型與升級。如今,我國磷肥行業更加注重綠色環保。隨著近幾年廢氣處理技術不斷完善,凈化設備逐步以高效、節能設備代替低效率吸收設備,排入環境的污染物相應減少。目前國內所有大中型磷肥企業和部分小型磷肥企業均已建設污水處理工程裝置,治理設施覆蓋率較高,污染物去除效果較好。
不僅如此,磷肥行業副產品磷石膏的綜合利用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利用途徑逐漸拓寬,利用水平和利用率逐年提高。與此同時,磷石膏綜合利用如制水泥緩凝劑、建筑石膏粉、石膏砌塊、石膏模盒等裝置產能不斷擴大,開車率不斷提高;化學法處理磷石膏裝置的運行和新技術的研發取得新進展;無害化預處理技術、制備高強石膏技術的研發為促進磷石膏資源化利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十四五”期間,我國磷肥行業將努力實現結構調整、提質增效、創新發展與綠色發展的總體目標,提升整體競爭力,使行業更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近日,國內磷肥市場即將迎來傳統旺季。為響應政府號召,全力保障國內化肥供應,磷銨主產區企業已暫緩出口接單,目前主發前期預收訂單,待發量充足。
8月7日,針對今年以來國內氮肥、磷肥、鉀肥等主要化肥品種價格上漲形勢,為推動國內化肥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推動化肥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中國氮...
8月7日,針對今年以來國內氮肥、磷肥、鉀肥等主要化肥品種價格上漲形勢,為推動國內化肥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推動化肥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
中化新網訊近期河南發生嚴重洪澇災害,部分地區農作物受災較重。中國磷肥工業協會廣泛動員,倡議和發動會員單位捐助農資,馳援災區。7月29日,磷協會員企業捐助肥料總價值約1453萬元?! ∞r業抗災和...
從長江之濱寂寂無名的縣級小磷肥廠,到全國最大的農用磷酸一銨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工業級磷酸一銨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高純磷酸二氫鉀生產基地;從年銷售收入當初不足1億元,到如今躍居70億元的規模;從獨處武穴...
從長江之濱寂寂無名的縣級小磷肥廠,到全國最大的農用磷酸一銨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工業級磷酸一銨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高純磷酸二氫鉀生產基地;從年銷售收入當初不足1億元,到如今躍居70億元的規模;從獨處武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