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氧丙烷產業鏈技術開發與產業發展論壇召開
CCINTV報道
10月29-30日,由《中國化工報》社有限公司和江蘇怡達化學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常州瑞華化工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2021(第四屆)中國環氧丙烷產業鏈技術開發與產業發展論壇在江蘇泰州舉辦。
《中國化工報》社有限公司副總編輯張勇在致辭中表示,伴隨國內新工藝技術的逐步成熟并推向產業化,環氧丙烷行業新舊產能更替加快,PO/SM、PO/TBA、HPPO、CHP工藝裝置有望進一步替代傳統的氯醇法裝置。希望加速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江蘇怡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準在致辭中表示,為加快推進HPPO技術自主研發與產業化,江蘇怡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與大連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所為HPPO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經歷了十六個春秋的研發,分別進行了小試、百噸級中試、千噸級中試,對催化劑、反應技術、分離技術、污水處理技術進行了全過程研究,研發經費超過1.5億元。泰興怡達化學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環氧丙烷項目現已做好試生產準備,裝置水聯動也通過了科技部“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驗收。
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專家呂曉東在會上表示,安全和環保管理要求的提升將進一步提高環氧丙烷和聚醚多元醇企業的門檻。特別是“雙碳”目標的提出將給行業內外部環境帶來較大影響。
江蘇怡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潔認為, 目前HPPO、PO/SM、PO/MBTE等環氧丙烷生產工藝各有優勢,建議企業在“雙碳”“雙控”環境下投資環氧丙烷項目時,首先要考慮能源指標、污控指標的來源,綜合考慮其先進性、完整性、原料來源、配套產品的市場價格、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銷售渠道、資金情況等多種因素,來選擇工藝路線。
常州瑞華化工工程技術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和成剛介紹說,瑞華PO/SM項目自2010年立項,2015年完成中試,到2020年完成核心設備、大規模反應器的生成工藝研究,并開始制造。目前,應用瑞華PO/SM技術,山東菏澤中信國安化工有限公司建設年產8萬噸環氧丙烷、20萬噸苯乙烯,框架已完成,設備全部就位,即將開車。
來自中化國際、寧波鎮海煉化、興發集團、埃地沃茲、蒂森克虜伯伍德、黎明化工院等(中舟得水環保、華東理工大學、東方證券)多位專家圍繞“科技創新促綠色發展”主題,國內環氧丙烷裝置運行情況、新工藝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成果、下游領域發展前景等發表了觀點。(王靜 徐巖)